文姬归汉之后,得到曹操的关怀照顾,后再嫁屯田都尉董祀。她用《悲愤诗》记下了自己苦难的遭遇和心中的悲愤。文姬又凭记忆写出了父亲蔡邕遗失的著述四百多篇,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
边读边想
真是名副其实的才女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蔡文姬自幼表现出哪些方面的天赋?她为后世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?
每逢佳节倍思亲
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这一名句来自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首七绝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(zhū)萸(yú)少一人。
诗意为:我一个人在他乡作为旅客,每到佳节总会加倍思念亲人。在遥远的他乡,兄弟们在重阳这天登高时,定会感到茱萸插遍就少我一个人。
王维老家在今天的山西祁县,他从小就多才多艺,很有名气。后离家游学,到长安、洛阳等地。十七岁这年的重阳节他正在洛阳,看到别人都忙着过节,自己远离家乡,更是倍加思念亲人,想亲人也一定在想自己,所以写此诗抒怀。
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来历有这样的传说:有一个叫桓景的汝南人(今河南汝南一带),跟随一个叫费长房的人游学多年。而这个费长房颇有些法术。有一次,费长房忽然对桓景说:“今年九月九日你家中有大灾,你赶快回去,叫家里人每人做一个小红布袋,布袋里放满茱萸系在臂上,然后登高饮菊花酒,这样才可以避祸。桓景立即照费长房的说法做了。晚上回家后一看,家中的鸡、犬、羊、牛全都死了。费长房对桓景说,这是它们代你的家人受灾祸了。从此便有了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俗习惯。古代以九为阳,九月九日两个九相逢,所以又称“重阳”。